跑到车间最高层,机器的轰鸣声只能隐隐约约的听到了。这么远的距离听到这些声音,不再是噪音,反而变成美妙的乐曲了。就像你讨厌某一个人,但时隔几十年以后再来回忆他,反而感到亲切有趣。有一句话说得好,你在一楼看到的都是垃圾,但是你爬到五十楼的时候,你看到的都是风景。
所以说看人看事还应该处于一种超然的态度。但是必须把你们之间的利益纠葛一刀两断,不然你还是会深陷其中。
在这么高的地方干什么呢?做八段锦,听汪曾祺。汪曾祺也可以听。虽然他文字的韵味只有读才能得其全。但是在喜马拉雅上听,却是一种别致的享受。喜马拉雅这个听书神器和微信读书不一样。微信读书是机器的声音,喜马拉雅是人的声音。而且是一个有理解力的朗诵者朗读的,所以很富有感情。
听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和听叶曼老师的佛经差不多,都能让我的心静下来。好像前者的效果更好一点。虽然叶曼老师讲解的是佛经,但我是用一种功利心去学习的。因为我想学习佛经,而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我是用来消磨时间的。这不是一种学习,而是真真正正的一种享受。叶曼老师说,放下执着,得到更多。诚斯言也。
第一次听到汪曾祺老先生的名字,好像是在20年前吧。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结婚,朝气蓬勃,脑子里不断规划着未来的美大目标。所以汪曾祺先生那样清淡的文字实非我所爱。当时的我是想把读书作为进身的阶梯,但是以什么具体的路径、怎样具体的规划我都糊里糊涂的。如果那个时候有名师指点,我现在的人生肯定是截然不一样了。
我记得那个时候在镇中心花园,东北角有一个报刊亭,顺带卖书。我喜欢翻阅那本《读书》杂志。报刊亭的老板是个60多岁的老头,他说南随笔北读书,这本书很有看头。他说对了,我看中的就是这个杂志的深度。《读书》实际上是一本学术刊物。里面文章作者不是通俗小说的作者,而是在某一领域学有专长的专家所写的随笔。那个时候我虽然只是工厂里的一名临时工,但是我的心太高了,简直比五十层楼还高。唉,现在想想,志向太高,反而说明见识的短小。那个时候我应该干什么呢?现在看清楚了,应该学一门专业,应该考一个学历,然后托人介绍到某一个部门去做内勤文字方面的工作。这才是一个脚踏实地走正路的办法。但是我不懂啊,当时的我好像踩着高跷去一个向往的高地,却不去想想脚其实没有踩在地面上。如果我对我未来的路有一个务实的思考,我可能会去考一个教师资格证或者好好钻研电脑技术。这两个职业,我都有基础。
这可以证明我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人。好高骛远的人喜欢追求高远的目标,而不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实际情况。
当时觉得考教师资格证或者钻研电脑技术是一件非常庸俗的事,我要追求高远的人生方向。我喜欢读冷僻的书,就像这样的《读书》杂志,做一个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人,让人膜拜我。
唉,年轻的时候浪费了多少宝贵的光阴,错过了多少宝贵的机会。想到这里我突然猛然一醒,如果就现在来说,再过10年,我会不会懊悔现在所做的事。也许会的,我现在要好好思考思考最应该干什么事情。我现在清楚的知道身体最重要。家庭最重要。儿女的学习工作最重要。当然了工作也重要,不过我感觉自己已经游刃有余了,工作对我来说太普普通通了,没有什么挑战性。职位是不可能在上升了。
最近晚上临睡读孟子。孟子擅长诡辩。他的秘诀就是偷换概念,把主题掏空,换上自己的意思。魏王和齐王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
游戏工作室 关注币宇公众号:BiYuClub 备注:游戏打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ingj520.com/1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