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代序
中华民族第一个伟大的家庭及伟大的婚姻(黄帝、嫘祖),5000年前,在嫘祖故里·盐亭隆重诞生。(有史记载以来),家风、家教、家规、家训便由此而产生。

嫘祖文化将会成为世界文化的源头。巴蜀雄关是“镶嵌在丝绸之路源点和始点上首枚璀璨夺目的明珠”。

我作为嫘祖的故乡人,能为弘扬传统文化而献出微薄之力,深感荣幸!曾几何时,为讲好中国故事,几十年如一日,以诗词联的形式,在省以上刊物发表文章不计其数。近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更是乐此不疲也。希望同仁能多给点支持,这也是我的愿望之所在。以此为序。

七律[辘轱体]丝路与诗路三十首
作者邓成刚
桑岭巍巍息战场
(下平声七阳)
一
桑岭巍巍息战场,
雄关漫画好风光。
巴山蜀水扬名早,
嫘祖轩辕故事长。
春种树苗随大道,
秋收蚕茧织衣裳。
谁磨翡翠连成串,
大道朝天过米仓。
二
穿云破雾闪金光,
桑岭巍巍息战场。
古木参天灵秀地,
田畴悦目大农庄。
纷呈紫气连川陕,
各显神通入画廊。
我向苍茫歌一曲,
文明始祖务蚕桑。
三
沟豁钟灵古道长,
几经风雨几经霜。
珠帘楚楚悬天幕,
桑岭巍巍息战场。
日照佳人争合影,
琴传妙曲尽飞觞。
秋声惜别飘零叶,
梦里参差共雪梁。
四
秋声一幕好清凉,
红叶飘飘最怕霜。
碧水温柔因日炫,
老夫乏力感天光。
山花诺诺知人意,
桑岭巍巍息战场。
富驿雄关相对立,
真经隐在小民房。
五
鸟语香烟雾里藏,
飘飘秋叶去何方。
晨曦几缕山披翠,
黛色依稀菊吐黄。
跑马唐人鲜果送,
贵妃胡步舞霓裳。
茶余饭后谈资在,
桑岭巍巍息战场。

满堂喝彩引乡愁
(下平声十一尤)
六
滿堂喝彩引乡愁,
刨出心声溢笔头。
嫘祖家风传世代,
蟾宫夙愿睹神舟。
久离故土人憔悴,
突见家人涕泪流。
冷暖真情驱寂寞,
能听喜报客长留。
七
巴蜀雄关景色收,
滿堂喝彩引乡愁。
场中款款飞花令,
车上筐筐硕果酬。
选套真丝无顾虑,
平添感慨有来由。
新衣上市家乡产,
海外洋人也爱绸。
八
风清气爽鸟声稠,
九岭三湾一望收。
千代婆心传祖训,
满堂喝彩引乡愁。
龙盘虎踞盐亭叙,
马啸君安岐伯留。
过去老财心不服,
而今个个尽穿绸。
九
岁近年关富驿游,
雄关漫步乐悠悠。
家山重返精神爽,
茶水情深雅韵遒。
百感春风无限意,
满堂喝彩引乡愁。
天门垭上轩辕轿,
好事成双锦盖头。
十
蜂花引路上雕楼,
阵阵清香醉客游。
帘外晨光携鸟语,
山前绿水逐波流。
凭栏极目青山对,
望远抒怀块垒休。
又见羊羔争跪乳,
滿堂喝彩引乡愁。

人文始祖永流芳
(下平声七阳)
十一
人文始祖永流芳,
慈母襟怀比路长。
望重犹须行政令,
威加更待后人扬。
西陵祭祀吟诗会,
水应山呼做道场。
且借东风旗鼓振,
曾经凤驾抹洪荒。
十二
并蒂莲开万类祥,
人文始祖永流芳。
西陵尽练缫丝技,
北国初知换缎装。
笃志攻艰终进化,
迎亲奏乐始瑶章。
岐黄联袂盐亭撰,
泼墨讴歌笔也香。
十三
长歌一曲凤求凰,
岐伯为媒好眼光。
丽质兰心初面帝,
人文始祖永流芳。
助君司政文明举。
教子攻书仁政倡。
懿德恩威惊日月,
而今何处有祠堂?
十四
汉代丝绸拓八荒。
天朝名号震西洋。
沧桑演变沧桑变,
世事沉浮世事昌。
纵有阴霾能蔽日,
人文始祖永流芳。
今朝同筑中兴梦,
三月初三上祭香。
十五
旁观袖手莫彷徨,
略尽微劳也放光。
嫘祖无瑕华夏柱,
天蚕有约太空舱。
延伸多少缫丝业,
带动周边建厂房。
莫道光阴如过隙,
人文始祖永流芳。

锦绣绵州翰墨香
(下平声七阳)
十六
锦绣绵州翰墨香,
西陵嫘祖创蚕场。
母仪天下文明启,
德助轩辕帝业昌。
大展才华兴礼教,
专研技巧普柔装。
今朝所见丝绸路,
一缕源头系野桑。
十七
桑田隽刻退汪洋,
锦绣绵州翰墨香。
由竹飞歌歌出笛,
羊人组字字龛羌。
三门不入疏三水,
九鼎分封约九章。
伟业成时华夏就,
洪荒见证禹流芳。
十八
芳布潼山古道场,
飘洋过海谒文昌。
堂皇阴骘箴言善,
锦绣绵州翰墨香。
七曲白云传美德,
千年朱笔点真章。
金牛入蜀春常在,
翠柏丛林累帝襄。
十九
襄阳子美避兵荒,
石柱盘龙傍草堂。
竹影扫阶迎贵客,
月娥抒袖讨瑶章。
铿锵韵律焦桐聚,
锦绣绵州翰墨香。
琴泉得意缘非浅,
洗尽愁容赞梓乡。
二十
乡满仙家太白光,
匡山磨杵月端祥。
译文代诏消蛮劣,
宝剑随身许大唐。
地杰生骄篁受粉,
人灵夺冠韵流芳。
追今抚昔诗书画,
锦绣绵州翰墨香。

大年三十乐翻天
(下平声一先)
二十一
大年三十乐翻天,
一夜欢歌爆竹燃。
玉兔奔腾辞虎岁,
新春开泰接来年。
威风锣鼓瘟灾灭,
气派灯笼雅韵牵。
昂日星官催快马,
通宵达旦正加鞭。
二十二
岐伯宫门贴对联,
大年三十乐翻天。
银屏歌舞人欢笑,
好戏连台喜讯传。
五福临门辞旧岁,
三阳开泰换新年。
华灯夜照呈祥瑞,
四海同春思万千。
二十三
辞罢壬寅点卯年,
全民撸袖写新篇。
桃符换尽千家旧,
大年三十乐翻天。
福到人间添锦锈,
春回大地响流涓。
一元复始开鸿运,
万象更新奏管弦。
二十四
阵阵风吹花草鲜,
三春候鸟大团圆。
苍山耸翠千山阔,
碧浪欢腾四海连。
春到堂前生瑞气,
大年三十乐翻天。
云呈五色精神好,
运际朝阳照玉笺。
二十五
飘飘瑞雪兆丰年,
露浥红梅笑纸鸢。
杨柳依依莺并语,
夭桃灼灼鹭鸥欢。
夜来喜雨花儿好,
又借东风顺水船。
四面八方传捷报,
大年三十乐翻天。

歪风岂可乱芳华
(下平声六麻)
二十六
歪风岂可乱芳华,
姹紫嫣红映彩霞。
岁序更新无俗韵,
风光胜旧有人夸。
垂堤杨柳莺啼序,
秀木争荣蝶恋花。
万里云开铺锦绣,
春回大地暖千家。
二十七
玉兔衔来一束花,
歪风岂可乱芳华。
瘟君意欲殃民众,
恶棍希图坏我家。
济世良医除疫疠,
扶贫告罄奏胡笳。
拨开迷雾长虹现,
丽日融融翘指夸。
二十八
芳华电影泪难遮,
保国安民应戴花。
弹雨冲锋何所惧,
歪风岂可乱芳华。
奸商手黑连环套,
理直身残辗转差。
面对拆迁狐尾露,
军人绝不眼揉沙。
二十九
玉兔蟾宫捣药渣,
制成桂露送中华。
三阳开泰呈祥瑞,
五福临门罩紫霞。
大地回阳交好运,
歪风岂可乱芳华。
春光胜旧神舟济,
月地同框是一家。
三十
寻梅踏雪遍天涯,
近在身边未见夸。
三九寒冬多验证,
满树琼枝盖雪花。
同时受冻难雅鉴,
共韵拈阄缺枇杷。
药用当前能润肺,
歪风岂可乱芳华?

巴蜀雄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将是“镶嵌在丝绸之路源点和始点上首枚璀璨夺目的明珠”。



邓成刚简介
邓成刚:男,1951年9月7日生于三台县秋林9村3队,桐麻沟。(身份证延后一年,即1952)中共党员,转业军人。71年元月入伍在陆军38军,79年调入导弹学校,86年转业在绵阳市供销社,90年调入旅游学校至退休。

邓成刚近照
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绵阳市诗词学会会员、顾问。网名:试金石(邓成刚)字:磨杵。时有《美篇》发表。
曾获《孔子金像奖》、《中国传世文艺家金奖》等奖项。

计划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华夏最早国道·米仓古道·古丝徟之路源点和始点·中华丝绸之路第一关·巴蜀雄关,参与第一批专家考察团文史专家杨纯、钱成国、邓成刚、杨小刚、刘德铭、刘太焰。当地人曾永福、雷全民、杨绍银、杨绍新、杨绍福、董仕莲。

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研究成果,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具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脉相承、不曾断裂的历史。五千多年,在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社会身份及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内涵,进入了国家文明社会,给世界文明增加了一个崭新的独特案例,东方文明社会标准,意味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观照世界及宇宙的方式,中华文明会在返本开新中,释放出更多的文明之光。


华夏最早国道·米仓古道·巴蜀雄关·古丝绸之路的“源点和始点”,寻根祭祖,认祖归宗的“宗点”,“衣饰天下、衣饰文明”,“家风、家教”,根都在嫘祖故里盐亭,打造巴蜀雄关,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生命记忆、社会身份”的集中体现,会释放出更多的文明之光,是打造“东方文明社会标准”的基石。
(杨纯 整理)





游戏工作室 关注币宇公众号:BiYuClub 备注:游戏打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ingj520.com/1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