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医师韩强收治了一名腹痛两周的患者。韩强在查体过程中发现患者左下腹压痛明显,肠鸣音活跃,腹部CT提示小肠扩张、结肠占位,明确诊断为不全肠梗阻(结肠癌不除外)。于是立即给予患者胃肠减压、灌肠通便及补液支持治疗。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亚丽为患者实施减压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有两处占位性病变。直肠近肛侧一处盘状隆起病变,其中结肠近端病变已造成明显的肠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考虑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可能性大,进一步等待病理结果。
两日后,患者自觉腹痛、腹胀加剧,复查腹部CT提示肠梗阻,表现较前明显加重。此时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解除梗阻可能会出现肠缺血、重症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消化内科联合普外科立刻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考虑患者具备急诊手术指征。当天夜间,普外科团队连夜为患者实施结肠暂时性造口术+肠粘连松解术,急性肠梗阻得到解除。在消化内科团队和普外科团队通力合作下,患者转危为安,为后续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图注A.结肠80cm病变①内镜表现,B.结肠55cm病变②内镜表现,C.直肠5cm病变内镜表现,D.结肠80cm病变①CT表现,E.结肠55cm病变②CT表现,F.CT可见肠梗阻表现,G.结肠80cm病变①病理,H.结肠55cm病变②病理,I.直肠5cm病变病理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结直肠三处病变均为恶性肿瘤,结肠病变为中分化腺癌,直肠病变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出院休养一个月后,再次就诊于普外科,准备接受下一步的治疗。此种结直肠多原发癌在临床中并不多见,但随着结肠镜的普及,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外科医生的重视。因此,对于这样的患者,选择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外科医生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最终选择了新辅助化疗择期手术的方案。但也发现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直肠这一处病变的处理方式,如果进行传统外科手术,可能意味着无法保肛,形成永久性的造口,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针对这位患者能否采用内镜下微创治疗解决问题呢?
于是,消化内科与普外科再次开展多学科会诊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患者的直肠病变如能进行内镜下治疗无疑对患者是最好的选择,但需先进行超声肠镜检查评估病变的深度,进而判断能否内镜下切除。于是,普外科与消化内科再度联手,由消化内科主任程艳丽亲自为患者进行了超声肠镜检查,超声肠镜不仅能够精准测量病变大小、判断病变性质,还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病变的切除。经过程艳丽仔细的检查,我们得到了令人兴奋的结果,患者的直肠病变位于黏膜层,能够进行内镜下治疗,程主任当即为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完整切除了直肠病变。这不仅避免了外科手术无法保肛的问题,而且在将来择期手术中为患者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结肠肠段,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注a. 5cm直肠病变(白光内镜),b. 5cm直肠病变(超声肠镜),c. 直肠病变切除后创面,d. 组织夹封闭创面,e. 直肠病变术后标本,f. 直肠病变病理
在这位结直肠多原发癌的患者治疗过程中,消化内科、普外科多次协作、密切沟通,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为患者提供了最及时、合理的诊疗方案,使患者预后良好。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消化内科和普外科团队也将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团结协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作者:消化内科
图片:消化内科
游戏工作室 关注币宇公众号:BiYuClub 备注:游戏打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ingj520.com/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