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我们华夏儿女是“龙的传人”,但这实在是有些高攀了,因为真正“龙的传人”不是我们,而是我们餐桌上的鸡。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龙”——恐龙,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进化成了今天的鸡。
恐龙爱好者可能要觉得我是在哗众取宠了,那么大那么威猛的恐龙,怎么可能会进化成现在的小鸡仔呢?难道就因为二者都是卵生,都长了爪子?
且听我慢慢道来。

从霸王龙到鸡
被误解的“进化”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不少人会回答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所以恐龙灭绝了。
诚然,现在的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其他的说法还有比如,因为食草恐龙放屁太多,影响了气候,导致气候不再适宜恐龙存活而灭绝。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都不是主要原因。因为这一次的物种大灭绝,并没有消灭掉地球上所有的物种。恐龙确实是灭绝了,但还有很多其他的物种生存了下来。
比如,蟑螂小强,小强那是真的强,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3.2亿年。哪一天人类灭绝了,蟑螂还能活下来。
所以恐龙灭绝的真实原因是恐龙无法适应极剧变化的自然环境,被淘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霸王龙
为什么蟑螂这种一脚就能踩死的脆弱生物能存活,恐龙这种坦克都未必能打得过的庞然大物却要灭绝呢?
民以食为天,恐龙也一样。恐龙之所以不适应环境,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恐龙的胃口太大了,每天需要摄入大量的能量。
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动物,普遍都长得很大,巨蟒也是生活在热带雨林之中,因为只有如此好的自然环境,才能孕育出这样的巨物。反过来说,好的自然环境没有了,这些巨物也就没有地方生存了。连摄入每天必须的能量都做不到。
这听起来,好像是在说蟑螂进化得比恐龙还好一样,蟑螂一直存在,恐龙却被淘汰了。事实也确实如此,蟑螂是一种比恐龙更完美的生物。
通常在我们的观念里,进化是“定向”的,像我们人类就是万物灵长,是所有动物进化的最高峰,是这个星球上最了不起,最完美的生物。
但这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鸟人
不少健身爱好者应该都羡慕过动物,牛啊,老虎啊,甚至是猪的体脂率都要比一个健身的人类还低。明明这些动物别说健身了,连动都不乐意动,却一身的腱子肉。而人呢?稍微不运动,肚子就出来了。
因为大部分的哺乳动物,天生的就会更优先让身体合成肌肉,哪怕是一种在睡觉,肌肉也在不断地生成。人类为什么就不自动生成肌肉,要长脂肪呢?
为了给大脑供能。大脑和肌肉,都是很消耗能量的,健身的人知道,一个浑身肌肉的人其实比一个肥胖的人更能吃,因为肌肉会需要更多的能量,要更多的摄入。
而大脑呢?大脑每天需要人体20%的能量,你啥也不干,大脑就要消耗掉20%,开动脑筋的话,消耗还要更多。
所以我们的祖先,在肌肉和大脑这两样“大功率电器”之间,只能选择一样,不然可能人体就要“跳闸”了。

肌肉满满的牛
所以人体的很多进化,都是为了大脑而服务的。这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容易咽死。
人类是所有生物中唯一一种在进食时可能会出故障然后暴毙的生物。吃着吃着,自己就翘辫子了。
这是因为人的咽喉里放了太多的零件,导致容易堵塞。这显然是一个“设计缺陷”。
“进化”这个词是有误导性的,这给人感觉进化是定向的,从低等生物进化到高等生物,似乎所有的物种到最后都会进化成人。比如鸟人,鱼人,狗人。
但生物并不是这样进化的,谁愿意进化成会被淹死的样子呢?那太惨了。
生物的进化是不定向的,此外生物的进化也不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变得可以创造文明,生物的进化只有一个目的:延续基因。

远古的巨大蜻蜓
能尽可能多,尽可能长地把自己种族的基因延续下去的进化,就是适合的进化。所以从生物的角度来说,蟑螂和蚊子比人类还高级。
人类可能都没办法存在10万年,蟑螂蚊子可以存在几亿年。
好了,说回恐龙和鸡。现在能理解恐龙可以进化成鸡了吧?因为从生物的角度来说,鸡的生存能力是在恐龙之上的。吃得少,胆小跑得快,生得多。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弱点的特性,却是鸡的优点。
这些都只是理论上的东西,有恐龙进化成鸡的证据么?有相关的考古发现么?
这个可以有。
恐龙到鸡 化石在述说
起初科学家们也没有把恐龙和鸟类联系在一起,直到一种名叫“始祖鸟”的生物化石被发掘出来。
赫胥黎对此很兴奋,认为这种带羽毛的恐龙正是恐龙在向鸟类进化的证明。也因这种既像恐龙又像鸟的生物被称为“始祖鸟”。
但达尔文并没有赫胥黎那么的乐观,他对于这种发现还是持保留意见。他并不是怀疑始祖鸟存在的真实性,毕竟化石已经摆在眼前。但在始祖鸟这些带羽毛的恐龙与鸟类之间还缺少了一个中间环节。

达尔文
因此只能说,恐龙有向鸟类进化的倾向,但最终有没有成功,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很可能这些恐龙并没有最终进化成鸟类就再次灭绝了。而真正进化成鸟类的是另外一种生物。
达尔文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种猿猴,可能是我们的祖先,但大部分都灭绝了,只有其中的一种进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样子。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化石的不断地发现,恐龙与鸟类之间缺失的环节,逐渐被填补。
首先是DNA技术的出现,通过比对鸟类和恐龙之间的DNA序列发现两者的相似度高达80%。这确实证明了双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更关键的是之后的考古发现填补了始祖鸟与鸟类之间的空缺。
1996年,我国辽宁的一个农民把一块化石上交给了国家,只见这块化石上的这只恐龙,只有火鸡大小,化石上的羽毛也清晰可见。
最后这种新发现的恐龙被命名为“中华龙鸟”,知识点来了,单从命名上来看,这种生物应该更接近于鸟而不是龙,但实际上这种距今1.25亿前的生物,严格的说还是一种恐龙。
只是它的骨头更轻,也更灵活。

中华龙鸟
这时的考古发现也纠正了以往的一种错误认知。以前不管是在图书还是电视上看到的恐龙都是光秃秃的,就像是一种大蜥蜴。
但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其实恐龙都是长羽毛的,比如霸王龙也是如此,但这种毛还不是今天的鸟类羽毛,有点像雏鸟的绒毛,并没有实用价值。
科学家猜测为什么会长有这种羽毛,大概是两个原因,是一保暖,恐龙就是被冻死的,说明恐龙这种冷血动物,不太耐低温,长点羽毛好保暖。还有一个原因或许是求偶,这参考了今天很多鸟类的习性。鸟类都会长有五颜六色的羽毛用来求偶。
这么一想,霸王龙还有点萌萌哒。有点像一只硕大无比的老母鸡,只是手太短了,没进化出好吃的鸡翅膀,少了点灵魂。

长羽毛的霸王龙
最关键的来了,恐龙是怎么起飞的?
恐龙 称霸天空
关于鸟为什么能起飞,学界一直有两种观点,一是树生说,二是陆生说。
树生说就是说这些恐龙或者说鸟,是生活在树上的,为了方便在树与树之间移动,渐渐地就掌握了滑翔的技能。
像现在的飞鼠等生物也是如此,他们不会飞,只能借着风滑翔。
陆生说则认为鸟类的祖先生活在地面上。之所以会飞,就是因为在奔跑的时候,能扑腾几下,跨过地面上的障碍,扑腾着扑腾着,就飞起来了,不用再跑了。
在我国的内蒙地区发现了一种名叫“耀龙”的龙,这种的手臂和尾巴很长,跟猴子似的,这种进化就是为了方便它爬树和在树上灵活移动。羽毛也非常长。

耀龙
这种龙的发现就证明了恐龙确实进化着进化着,上树了。我们的祖先从树下下来了,恐龙反倒爬上去了。
这种龙还有一个特点:聪明,长了个大脑袋。
恐龙别看着大,其实脑子很小,跟人的差不多大,跟整个身体一比,很不成比例。而耀龙脑子就很大,专家猜测这是因为树上的环境更复杂,原来是地上,是二维的,上了树就要看到三维的环境,不然就可能一脚踩空。
上了树虽然可以躲过不少的天敌,但却要跟树木斗智斗勇。
本以为这种恐龙的发现,能够证实“树生说”,但在耀龙之后,就没有再进一步的发现了。所以这种学术到今天也没有得到证明。
反倒是陆生说成果颇丰。在辽宁又发现了“切齿龙”、“尾羽龙”、“原始祖鸟”等恐龙,为什么说这些恐龙是大发现呢?
虽然这些恐龙还没有起飞,但它们,蹲下了!

原始祖鸟
恐龙虽然就是卵生的,但和鸟类的区别就在于孵化的方式。恐龙是趴着或是说睡在蛋上孵蛋的,而鸟类则是蹲在蛋上孵化的。说明这几种恐龙在孵蛋的方式上已经接近现代鸟类了。
别小看蹲这样一个动作,据说欧洲人是不会蹲的,所以我们蹲的方式被称为“亚洲蹲”。要欧洲人蹲便,要了他们老命了。
而且这些会蹲着孵蛋的恐龙身上的羽毛也更接近今天鸟类身上的羽毛了。羽毛是进化到位了,差的就是骨骼。这些恐龙的骨骼依然是比较善于奔跑,而不能飞行。有点像现在的鸵鸟。
其实原本地球上还存在过一种比鸵鸟还鸵鸟的鸟,叫恐鸟,生活在新西兰地区,高度可以达到3米高。这种鸟很怪,别说不会飞了,连翅膀都没有。在18世纪的时候灭绝了。虽然在上个世纪还有目击报告,但也已经非常稀少。
之后还是在辽宁,又发现了一种“中国鸟龙”的恐龙,这种恐龙比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还要原始,所以才叫“鸟龙”不是“龙鸟”。但这种恐龙划时代的地方就在于,他的翅膀骨骼已经很像今天的鸡翅膀了。有鸟类肩带的特征。

中国鸟龙
这就意味这,这种恐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滑翔能力。这种龙的发现,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陆生说”,恐龙确实是在地上跑着跑着,飞起来了,而不是先上树再学的飞。
之后,还还还是在辽宁,又发现了“中国猎龙”、“中国鸟脚龙”等生物,这些生物的特点就是拥有高度充气化的头骨,嘴巴也角质化,更接近今天鸟类的喙。
之后发现的“小盗龙”、“曙光鸟”等四翼鸟龙已经可以自由地滑翔穿梭了。
之后的研究也证实了当初达尔文的怀疑,“始祖鸟”确实不是鸟,更接近于恐龙,它的存在,远算不上是鸟类的祖先,现在认为的世界第一鸟叫做“热河鸟”。

热河鸟
为什么说热河鸟是世界第一鸟,始祖鸟不是呢?
因为热河鸟有鸡胸肉,而始祖鸟没有。
从热河鸟开始,重要开始锻炼胸肌了,鸟的胸肌可不只是为了健身爱好者吃着脂肪低,而是为了飞行。
不仅是鸡胸肉,连鸡架也进化出来了,这些肌肉和骨骼,是鸟类飞行必不可少的。
热河鸟和今天鸟类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尾巴还是恐龙的尾巴。鸟类的尾巴是光秃秃的,只有羽毛没有骨头。但热河鸟还是有尾骨的。
尾骨的存在对飞行是不利的,因为不太好控制,所以热河鸟算是正式掌握了飞行能力,不再只是滑翔,但依然不适合长途飞行。
在热河鸟之后的“孔子鸟”就更接近现在的鸟类了,尾骨已经退化得只剩一点点。
孔子鸟虽然叫鸟,但在分类上,严格的说还是恐龙。在孔子鸟之后的一些发现,就都已经脱离了恐龙,成为“古鸟”了。
至此为止,恐龙终于完成了到鸟类的进化。所以说鸡是从恐龙进化来的,确实没毛病,我们今天吃鸡,就是在吃恐龙。
Get了这个新知识,是不是以后吃起炸鸡来,更香了?不仅鸡香,还弥漫着知识的香气。
游戏工作室 关注币宇公众号:BiYuClub 备注:游戏打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ingj520.com/8500.html